参与冠状病毒19疫苗接种的医护人员,只有在完成岗位上工作后才能离开他们的岗位,且需要时,必须在文件上注明,并和同事进行工作交接讲解。
卫生部兼通讯及新闻部高级政务部长普杰立医生今日(2月24日)在国会中,回应杨厝港国会议员叶汉荣询问时,如是指出。叶汉荣询问有关一名全国眼科中心(SNEC)职员被误射五倍疫苗的事件,而他也是三名提及有关事件的议员之一。
普杰立指出,有关事件是疫苗接种工作人员之前的沟通失误所致。“他们当时一直进行疫苗准备和管理工作。在对特定瓶装疫苗进行稀释工作之前,负责的工作人员被召集参与其他的准备工作。接手的工作人员误以为该瓶装疫苗已经被稀释,可用于注射了。”
他补充,全国眼科中心和卫生部也密切跟进受影响的工作人员情况,该工作人员情况良好,没有出现任何不良反应或副作用。
叶汉荣询问,为什么没有专员处理这“关键操作”,以及“在移交工作上没有证实的说明”。他也询问道,在疫苗准备工作上,各机构是否有标准作业程序(SOP),以及如何加强有关的运作程序,以避免过量用药的情况发生。
确保医务人员不会过劳
宏茂桥集选区议员黄玲玲也询问有关疫苗接种标准作业程序方面,类似的问题,而阿裕尼集选区议员严燕松则询问有关公共医疗机构的人力安排,“公共医疗机构如何安排医务人员的工作量,以避免他们过劳,并避免如眼科中心职员的人为错误重演” 。
普杰立指出,为了减轻医务人员的负担,有些工作人员并没有被分配到特定的岗位,以便能够随时替换。他补充,和在指定岗位进行巡视和监视,以及介入协助的特定岗位相比,工作人员的人数更多。
他表示,为了确保疫苗接种工作人员能够应付自己的工作量,每个疫苗接种中心都设有不同专区,并配有专属志愿,如注册、检查健康状况、疫苗注射、观察站以及随时介入协助。而志愿若需要离开他们专区,就必须在文件上注明工作流程,并和其他同时进行交接。
叶汉荣也询问有关当局是否会继续跟进受影响职员的情况,以应付任何长期副作用,以及如果该职员离职后,会否继续获得长期健康问题的护理服务。
普杰立指出,会为受影响职员提供医疗保健,并且会相当密切的跟进他的状况。但是他强调,目前并没有在该职员身上发现任何已知的不良副作用。
“疫苗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通常会在接种后的数小时至数天内出现。因此,我们对受影响职员的健康和情况,感到十分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