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政部政务部长陈国明,以16岁新加坡籍少年欲攻击本地两座回教堂为例,强调了内部安全法令仍然重要,以便当局能够在袭击发生前先发制人,从而避免人命伤亡和社区和谐受到破坏。
陈国明昨日(16日)在国会答复多名议员质询时也表示,我国不断加强法律,强化应对恐怖主义的能力,并通过不同管道,如与宗教团体接触,提高国人对国内外恐怖主义和激进化威胁的认识。
一名信仰基督教新教的16岁少年,被网上激进内容洗脑,计划仿效两年前新西兰回教堂连环恐袭事件的干案者,欲在本地北部的尤索夫伊萨回教堂和阿斯雅法回教堂发动袭击,结果在内部安全法令下被拘捕。
少年原先计划在今年3月15日,对两座回教堂展开攻击,一些细节还仿造塔兰特,包括打算驾车袭击两所回教堂,并计划购买交通工具。也从线上平台购买作战背心,学塔兰特一样直播袭击过程。
由于本地对枪械管制,他才放弃用步枪而改用弯刀。起初也计划制作炸弹、烧回教堂等,不过最后作罢。
消息一出震惊社会,对此,不少议员就此课题对陈国明进行质询。陈国明则回复,内安局也将结合宗教、心里以及社交三方面,为少年量身定制改造计划。
此外,内安局和少年父母及学校沟通,已作出安排协助少年继续念书及参加今年全国考试,且当局已帮他找到导师,也同基督教全国教会理事会密切合作,帮少年物色适合的基督教辅导员。
陈国明也透露,截至2019年,逾260名在中学工作的学校辅导员,以及数名学生福利辅导员也参加了内部安全局举办的工作坊,其中包括带他们参观内安局展览馆,了解我国面对的保安威胁,以及长达一天的培训,协助他们更好了解人们,尤其是年轻人激进化过程和因素、应注意的行为,以及可采取的应对措施。
当局也鼓励教师注意学生是否大量阅读激进化素材,或他们对恐怖组织事业表示支持等,这些或是激进化的初步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