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政部兼永续发展与环境部政务部长陈国明坦言,当局将提高可申请提取防疫数据的门槛。不过,他也提及警方曾于去年五月,索取合力追踪(TraceTogether)数据以追查一起命案。
针对反对党领袖毕丹星和前进党非选区议员梁文辉的提问,陈国明在昨日(2日)在国会坦言,警方至今仅申请提取过合力追踪数据一次,就是在追查去年5月发生的命案。
有关命案发生于2020年5月10日晚上11时许,在榜鹅苏芒巷(Sumang Lane)第227A座组屋对面的一个巴士站附近。死者为38岁的Tay Rui Hao,疑似在深夜慢跑时,找到凶手多刀刺伤而身亡。
一名20岁的男子因涉嫌谋杀,于同月17日被控上庭。警方表示,经过全面调查、广泛的地面搜索和查阅闭路电视摄像视频,查明了嫌疑犯的身份,并于16日凌晨2时45分将他逮捕归案。
嫌犯手机无安装合力追踪程序
“但是基于嫌犯手机上并没有安装合力追踪应用程序,所以查案人员并没有获得有用信息。”
昨日朝野国会议员针对冠病(临时援助措施)修正法案二读辩论。陈国明代表内政部答复多名议员提问时指出,只有高级警官才有申请调用防疫数据的权限,且必须获得刑事侦查局批准,显示了政府在调用个人接触者数据于查案上,提供了充足的保障措施。
他在回应麦波申议员陈佩玲提问时披露,刑事诉讼法规定,拥有警曹(Sergeant)级别的警察就能够要求受调查者出示证据,但是当局在防疫数据上设定了更高的门槛,等同警方对金融机构要求提交银行数据的级别,即只有警长(inspector)级别的警员能够提出提取数据申请。
他强调,若在不属于七项严重案件调查工作的情况下泄露有关的数据,任何公务员都算是违法了。一旦被发现,根据相关规定,违例者将被罚款高达2万元,或入狱两年,或两者兼施。这心法比公共部门(治理)法令所给出的刑罚,及罚款高达5000元和入狱两年,来的更为严厉。
陈国明指出,所被调出的数据除非获得授权人员允许接触,否则都会被加密和严格保密,而提取的警员身份也会被详细记录。
虽然有多名议员建议扩大防疫数据在查案方面的范围,包括用于非礼案或涉及弱势群体的犯罪行为,但是陈国明表示,虽然有可能帮助警方破案,但是数据提取仍然需在公共卫生与安全之间,取得平衡。“对内政部来说,这是非常艰难的平衡。”
制定监管单位并公布提取细节
外交部长维文医生也在会上答复阿裕尼集选区议员严燕松的提问时指出,警方曾数次调用SafeEntry访客登记系统的数据查案,因此也将有关数据以及蓝色通行证的数据,纳入修正法案的保护范围内。
维文表示,为了避免数据不被滥用,政府数据署将负责数据使用的监管工作,由国务资政兼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张志贤委任负责处理滥用数据投诉的官员。负责的官员都不能来自警方,以保障职责分离。
维文也采纳了宏茂桥集选区议员娜蒂雅的建议,在法案生效后,若防疫数据用于冠病追踪意外的范围,政府有责任公开相关的细节,包括提取次数以及使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