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接听警员须保持机警和冷静,掌握在最短时间内掌握关键信息后立刻上报,就曾有人拨电999警方热线要订披萨,接听警员却能够立刻意识到不对劲,问到“是否要报警”,对方也机灵地回复“是的”。
据《亚洲新闻台》报导,这是警方为记者安排,于1月13日到新凤凰公园的警方行动指挥中心(POCC)参观时,在警员分享经验时提出的例子之一。
在指挥中心担任紧急通讯警员的Mohamad Suhaimi Bin Ami指出,那是他在这个岗位工作七年来,最难忘的一次经验。
他忆述在接到电话是,对方的声音似乎很平静,并不紧张,却表示自己要“订披萨”。他立刻意识到不对劲,就问对方是否要报警,而对方给出肯定答案后,他马上向上级汇报,让警方及时赶到现场。
来电者及时获得警方所提供的援助,所幸经过深入调查,证实有关案件并非严重罪案。
他表示,在担任这份工作之前,必须接受数个月的专业培训,以掌握沟通技巧等。
他也以自己所面对到的案件为例指出,有些民众在求救时无法直接说出自己所面对的危机,因此接听员必须凭经验做判断,通过资讯科技和网络的协助,快速找出来电者或求助者的位置等资料,及时提供援助。
警方行动指挥中心于2015年启用,由李显龙总理主持推介仪式。该中心主要分成三个小组,即紧急通讯小组(emergency communications group)、事件观察小组(the incident watch group)以及意义建构小组(the sense making group),当局只在预防、阻止和揭发罪案,因此三小组就能够在接到案件后即时处理和进行意义建构(Sense-making),同时整合人员、技术和流程。
三小组每天分成两班制进行,一班的执勤工作人员大约有27名。
去年日均300通热线电话
就在去年,该指挥中心纠结获得月119万通警方热线电话,每日平均有300通以上的来电,但是其中有六成以上时骚扰电话、误拨或接通后不出声的来电。
警方表示,在接到投报时,警员必须尽快取得关键信息,必须张误导15到30分钟的环境救援时间。因此,警方也让到访的记者尝试接听电话,让他们体验接听和处理紧急电话的压力及困难。
事件观察警员陈杰圣驻署警长表示,接到投报来电的警员要先掌握好数项资料,包括事发地点、情况、嫌犯逃跑方向、嫌犯有否持械、嫌犯的国籍以及有没有人受伤等。这些资料都能够帮助警员更快地找到目标。
警察行动指挥中心主任邹美芳警监指出,“警方接到投报后,指挥中心就会透过全岛的9万多个电眼,于第一时间内掌握现场的情况,勾勒出更全面的信息图” 。
她指出,这能让赶往现场的警员们事先得到更全面的了解,而前线指挥官在更了解现场实际情况下,能够更快速地部署资源,以更有效的应付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