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兼社会及家庭发展部政务部长孙雪玲指出,从2015年至2019年,新加坡高等教育学府(IHL)在这期间,共处理了172起涉及学生和教职员的性失德纪律案件。
她表示,这意味着每1000名教职员和学生中,性失德案件发生率为0.12%。
她还强调指出,尤其是在自治大学(AU)中的性失德案件已经有下降的趋势。至2015年至2017年,自治大学共处理了56起性失德案件,平均1000人中有0.21人涉案。而在2018年,案件数量减少至17起,比率降至0.16;2019年比率降至0.13,处理了14起案件。
“教育部并没有纵容性失德和犯罪事件……高等教育学府是关键的公共机构,有望维持较高的学术和专业水平。”
孙雪玲最后补充道,若违反行为准则,相关学生和教职员可能会受到停学或解雇处分,如之前国立大学非驻校教职员Jeremy Fernando案件。
此外,高等教育学府还为受害者提供援助,如国大的关爱受害者联盟(VCU)及其他大学的类似单位。这些单位均由专业顾问提供服务,旨在为受害者提供护理和援助。
孙雪玲在回应义顺集选区议员陈澮敏有关委派专家处理发生在高等学府的性失德案件时指出,学生和受影响人士可以直接向相关部门寻求援助。
两种案件调查方式
工人党议员何廷儒询问,是否有计划在调查此类案件时,不涉及案发的大学,以增加学生的信心。
对此,孙雪玲表示,此类案件有两种调查途径。
一种是交由相关机构的纪律委员会自行展开调查。该纪律委会由学生等单位组成,以便各层面可以发表看法,同时由校园保卫部门在高等学府高级管理层的监督下展开调查。
第二种做法就是采用刑事司法系统,即需要报警,由警方独立展开调查。
性教育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何廷儒和陈澮敏也询问了性教育在解决性失德事件上,所起到的作用。
对此,孙雪玲表示性教育是“针对性”的,让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意识到如何保护自己。而在中学,曾接受过教育部专业培训的教师也会在教学时提供一些例子,以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性教育是双向的教育,否则……我们并不十分了解学生是否吸收了所教育的知识。
因此,我认为性教育老师非常了解这个主题的敏感性。当他们在教室内传授知识时,他们会非常敏感并且提供假设场景,让学生能够最清楚如何应用有关知识来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