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月收入只有1千元,但因为可领津贴,几乎所有的东西都免费的啦,只需要担心吃饭和死亡的问题。”
这是本地博客彭嘉琳(Jeraldine Phneah),在一个理财社交群组上看到的令人寒心的留言。疫情下低收入群体受到的冲击最大, 她无法想象那些月入少过1300元、生活陷困顿的人士,看到这样的留言会受到怎样的伤害。
“即便你不认同最低薪资制,但也不应轻视他人所经历的困境。”
关注年轻人就业议题、也是工人党青年团成员的彭嘉琳,引述《亚洲新闻台》最近的报道,形容一名清洁工友除了需兼顾生活,还要照顾正在休养的丈夫。
清洁工友每月只赚700元的工资,但其花费却常常超支,每笔开支都要小心翼翼。例如生活用品、水电费、医疗费、交通、房租和电话费,林林种种的费用加起来一个月至少也在791元以上,已经严重超支。
彭嘉琳表示,夫妇俩如果在月底花光了所有钱财后,只能减少伙食或去邻居家蹭饭吃;由于租赁组屋单位水供已遭切断,不得不把桶和瓶子放在水龙头底下收集水,用于淋浴和喝水。
日前工人党提出1千300元的最低工资制被职总副秘书长许宝琨医生反驳,并称最低工资制一旦实行将可能沦为“政治喊价”。这场论战从国会一直延烧到网络上,许多网友也借此提出己见。
对此,彭嘉琳22日在脸书上感慨发文,表示自己在浏览脸书专页Seedly Personal Finance Community时,发现了令她寒心的网友言论,就等同在说,一旦生活需求被满足,就无需考虑穷人的尊严生活。
在所有东西免费的前提下,就不应考虑尊严生活吗?
彭嘉琳质问,在看过上述夫妇的窘境后,是否还认为“只需要满足生活基本需求即可”的想法还成立。
“当然,他们或许会有一些社会援助。然而,真的“将所有东西几乎免费,然后只需要担心吃饭和死亡”吗?我不知道他们(网友)是否能够忍受过这种生活?”
读到相关留言时,彭嘉琳坦言对于这样的言论确实非常失望和沮丧,特别是在疫情的重击下,低收入户往往受到的影响最大。
“想想若那些赚少于1千300元、目前生活陷入困顿的人士,却看到这般留言,我无法想象他们会多么伤心和受辱。”
有鉴于此,她也呼吁即使不同意最低工资制,也不应轻视别人的困境,应给予更多同理心和尊重。
https://www.facebook.com/jeraldinephneah/posts/10158712400834731
杨南强:职总未替工友争取最低薪资 反极力反对党建设性建议
除了彭嘉琳为弱势工友发言,政府投资公司(GIC)前首席经济师杨南强,日前也直批职总(NTUC)的行为令人费解,有别于其他国家工会站在工友一方协商,职总不仅无法帮助工友们争取最低薪金制,却还极力抗击反对党的建设性建议。
他不解为何在体制上处于绝佳位置、可透过完善劳资政程序去为工友争取的职总,不仅没能全面和迅速的落实之,却还要极力反抗反对党提出的建设性建议(即便他们不尽完善)?
而政府本就应为生活贫困的家庭的基本所需做更彻底的研究,为低薪工友,尤其是生活在赤贫(absolute poverty )的工友,给予他们适当的支持,因此呼吁职总要关注的是提出“建设性的合作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