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病毒19疫情不仅冲击危害人们的生命,也同时带来恶劣的经济状态。根据非盈利组织发现,在疫情的冲击下出现了许多“新穷人”,他们一般为年轻夫妇或私人住宅住户,但鲜少向慈善组织求助。
《今日报》报道,非盈利慈善组织善粮社(Food from Heart)认为,截至9月份,该组织的食物分派项目中,受惠的家庭增加了五成,从1月份的6千户增加至9千户。
此外,本地慈善组织新加坡食物银行(Food Bank Singapore)也表示,在阻断期间(即4月至5月),该组织已发出了560吨食品,要知道去年全年共发出的食品也才802吨。
该慈善组织也表示,受到冠病19的影响,社会也开始出现“新穷人”(New Poor),例如年轻夫妇或私人住宅住户。他们一般不会向组织求助。
不仅如此,新加坡管理大学连氏社会创新中心的研究团队,日前也发布《2019年饥饿报告》(The Hunger Report 2019),其结果显示,2019年本地约一成的家庭没有或不确定能否获得营养食物,有些甚至一天只有一餐可享用。
其中四成的家庭每月至少会经历一次粮食不足的问题,但只有两成的家庭获得该方面的协助。
对此,社会及家庭发展部于16日表示,将持续与慈善组织合作,解决食物不足的问题。
针对家庭不寻求援助一事,新加坡管理大学研究中心也表示,逾六成的家庭是因为不好意思、对食物援助一无所知,以及认为其他家庭更需要帮助,才不寻求协助。
该结果亦获得善粮社执行总裁沈美霞的认同,她表示,有些人觉得获取食物捐赠是一种耻辱,因此不敢寻求帮助。
沈美霞认为寻求援助的案例激增,而需要帮助的人群也逐渐扩大。根据外展工作可发现,目前已有约500例受惠家庭是居住在五房式组屋、共管公寓或有地住宅,是寻求援助案例的10巴仙。
善粮社执行总裁沈美霞也观察到类似的趋势,而称这些案例为“新穷人” 。她说,自己遇到过一对年轻夫妇在疫情爆发前,把所有积蓄都花在翻新新的组屋上。当疫情加剧时,丈夫失业,妻子面临减薪。当夫妻俩的积蓄枯竭时,他们负担不起三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