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地冠病患者体内发现变种病毒,但传染病专家表示,当前仍未有足够证据,能证明变种病毒的传播力和毒性更强。

自冠状病毒19疫情爆发以来,基因学家已不断将致病的冠状病毒 SARS-CoV-2 基因组排序,从而了解病毒传播机制。

《立场新闻》报导,SARS-CoV-2 基因组平均每个月就可累积到两个改变,大部分改变都不会影响病毒活动。 不过部分仍可能会影响到病毒的传染及严重性。

而根据外国研究显示,排在第614位的氨基酸发生突变,使变异体从“D”(aspartic acid,即天门冬氨酸)变成了“G”(glycine,即甘氨酸)。因此被称为614G病毒。

这样的细微改变使刺突更稳定,导致病毒更容易侵入宿主的细胞,并产生更高的病毒载量。

根据《联合早报》报导,冠状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必须附着在宿主、也就是患者细胞上,病毒才能侵入细胞,这个刺突蛋白由千多种氨基酸(amino acids)组成。

来自英美的研究团队本月初在医学期刊《细胞》(“Cell”)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截至今年5月,全球冠病病患的拭子样本中,已有近八成出现变种的614G病毒株。报告也说,虽然病毒突变使传染性提高三至九倍,但不会导致患者病情加重。

香港大学医学院院长梁卓伟上周向《南华早报》透露,病毒突变传播力提高三成,从平均每位患者感染两三人增至四人。不过,目前尚无证据说明病毒变得更加致命。

但他当时警告,香港之前主要是输入病例,持续性本土感染才刚开始。

变种病毒是否已经流传到新加坡?

对此,国家传染病中心实验室主任林择彬副教授向《联合早报》透露,我国确实发现了患者身上出现614G病毒株,但尚未有足够证据证明其传播力和毒性更强。

但当局也会密切留意有关病毒的最新消息。

临床微生物学与传染病学亚太学会会长淡马亚教授则指出,一般病毒在突变后也会随之减弱,因为病毒主要依赖宿主提供养分。

“因为病毒需要宿主提供养分和庇护,若夺走宿主性命,对病毒一点好处都没有”。

淡马亚也表示,目前仍未有迹象显示变种病毒会改变人体免疫反应,而目前研发的疫苗,主要为攻击病毒词突蛋白的其他部分,所以614G并无太大区别,因此对疫苗研发影响不大。

Subscribe
Notify of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You May Also Like

COVID-19: Singapore on the lookout for different sources of testing kits and testing resources

As Singapore focuses on ramping up COVID-19 test rates, especially among migrant…

RCs in Bukit Batok SMC putting up and taking down PAP candidate's banner

The Online Citizen (TOC) was alerted by one reader on 27 April…

For the last time, TOC is not a political party!

This article was first published at this blog. by Siew Kum H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