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监管政策
  • 欢迎读者投稿/爆料
  • 关于我们
网络公民
  • 时事
  • 头条
    • 专题
  • 观点
  • 国际
  • 财经
  • 社区
  • 政治
    • 国会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时事
  • 头条
    • 专题
  • 观点
  • 国际
  • 财经
  • 社区
  • 政治
    • 国会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网络公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患难见真情 马国网友感谢本地人暖心相助

网络公民 by 网络公民
3月 19, 2020
in 人情冷暖, 冠状病毒(COVID-19), 新闻, 时事, 社交媒体, 马来西亚
0

邻国马来西亚客工在社交新闻网站上发帖,感谢新加坡人在马国“锁国”之际伸出援手,帮助陷入难题的客工。

网友“u/pohpia”发文感谢新加坡人的友善对待,并在帖文写道,“愿我们携手合作(保持一米的距离),共存共荣”。

马国于周三(18日)开始锁国措施,以遏止武汉冠状病毒(Covid-19)疫情传染,并将持续至3月31日。约30万名每日往返两地马国客工,为了避免受到禁令影响而丢了饭碗,匆匆忙忙地越过长提返回狮城。

这名网友指出,为了帮助这些客工,多家公司争相在一天之内为他们安排住宿,并确保他们在半夜前通过关卡后,将他们运送到住宿区。

网民也补充说,政府也为这些客工和公司迅速提供了一些宿舍和酒店清单,以免他们露宿街头。

据人力部长杨莉明之前指出,已经有超过一万名马国籍员工于周三获得住宿。

但是,《今日报》也揭露,并不是所有客工都那么幸运,有约20名客工被迫于周四(19日)凌晨1时,在克兰芝地铁站的地板上,铺了纸皮就地露宿。

69 Hokage则指出,他之前很讨厌那些住在马国新山却到新加坡工作的客工,因为他们赚取新元却在马国花费,但是看到现在的情况后,他只对他们感到敬佩。

其他的新加坡网友也很快做出回应,对有需要的马国客工提供帮助。

一些网友也在次分享了经验,凸显了每日往返两国所面对的困难,新加坡的网友也因此产生了理解和同理心。

网友estifashion写到,“在这个艰难时期,每个人都为了生存而做出牺牲。彼此面上戴上微笑,保持耐性” 。

互相鼓励愿两国共渡难关

另一名网友roos_de_baas wrote也鼓励道,“我们是兄弟姐妹,血浓于水。希望两国都能度过这个艰难的时期”。

Caipo 88则对于道谢的网民表示,“无需感谢我们,这显示了我们多么需要你们!我们所有人都直接受到马国锁国的影响”。

同时,在马国Reddit平台上,有一个题目为“坚持住,邻居!让我们一起度过”的贴文,新加坡网友Aries Ascending分享了他对于两国在这危难时期的合作,感到分外珍贵。

我国公共交通业者也在周三,促请马国籍巴士司机能够在锁国期间,逗留在本地。

公共巴士公司为这些逗留的司机安排住宿等举动,也感动了不少网民,留言说道“太感动了!”、“整巴士的巴士司机,太可爱了!”。

此外,新捷运发言人对留下的巴士司机指出,公司将为他们提供必要的设施,并且每天给予20元的补贴。

“我知道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局面,没有人会预料到马来西亚政府会做出如此突然的决定。”

他指出,该公司将给予没有逗留的巴士司机无薪假,但是基于禁令解除后他们还会继续工作,因此也没有强迫他们逗留。

Previous Post

学校、幼儿园将在下周一开课 教育部:采取严谨防疫措施

Next Post

马国客工露宿问题 数单位迅速出动解决

Next Post

马国客工露宿问题 数单位迅速出动解决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最新文章

2021年世界新闻自由指数 我国排名160

【冠状病毒19】4月20日新增14起确诊 一例客工宿舍病例

蔡庆威鼓励民众 为公积金存款提名受益人

【冠状病毒19】4月19日新增20起确诊 一例社区感染病例

民调:六成受访者对未来领导班子信心度低

【冠状病毒19】4月16日新增34起确诊 两例本土感染病例

众筹达标!民众情义相挺鄞义林 九日内筹逾14.4万元

总理向梁实轩征讨 近13万元法律费用

【冠状病毒19】4月15日新增16起确诊 皆为入境病例

吴明盛与Singapore Uncensored 接POFMA更正指示

热门最新文章

No Content Available
  • 主页
  • 欢迎读者投稿/爆料
  • 评论监管政策
  • 首页
  • 关于我们

© 2006-2021 网络公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时事
  • 头条
    • 专题
  • 观点
  • 国际
  • 财经
  • 社区
  • 政治
    • 国会

© 2006-2021 网络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