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0日)是“世界预防自杀日”,世界卫生组织昨日发表最新研究,表示每年自杀人数接近80万,意味着平均每40秒就有一人死于自杀,比起死于战争、凶杀及乳癌的人数还多。

世卫表示,尽管2010-2016的自杀率维持在每10万人中约有10.5宗自杀个案,但因整体人口有所增长,所以实际死于自杀人数并没有太多的变动。

报告指出,其中15至29岁的年轻人,自杀成为第二大死亡原因,仅次于交通意外,超过一半的自杀人士,平均年龄不到45岁。报告提到,虽然世界上近八成自杀个案,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但论自杀率,高收入国家的比例更高。

世卫表示,目前仅38个国家制定自杀预防策略,仍然太少,并呼吁所有国家将自杀预防策略纳入卫生和教育规划,同时也建议各国应限制民众获得高度危险的农药的机率。

我国少年自杀率创新高

今年7月,新加坡援人协会(Samaritans of Singapore, 简称SOS)统计,去年共94青少年选择走上自杀的路,每10个青少年外部原因死亡案件中,有6起是自杀案件。其中,去年少年(10-19岁)的自杀率是自1991年以来创新高,约19起自杀身亡案件,比起2017年七宗,增长170巴仙。

由此而言,自杀很可能会出现在身边,无奈的是,对于自杀的认知却并不高,存在“无法承受压力”的刻板印象。如同一般疾病,自杀也会出现一些征兆,援人协会于2018年短篇介绍自杀中提及分辨其自杀征兆,可以先问问当事人,究竟他经历了什么事,放下对自杀的成见,搞清楚疑似自杀者的困难。

可能是因为感情上的挫折、考试的压力或者工作上遇到困难,都很有可能让当事人深陷忧郁,只有厘清他们正面临的危机,才有办法意识到他们自杀倾向。

自杀征兆可通过外显行为如当事人的言语、行为举止、心情情绪去辨别可能存在自杀倾向的可能。

言语

  • 担心成为别人的负担,例如说出,“我的家人如果没有我会更好”
  • 感觉到自己被困住和无法脱离痛苦而说出,“我已经觉得我的生活毫无意义”
  • 自杀威胁,“如果你不在爱我,我会去自杀”

行为

  • 将自己的财产安排好并和身边的人道别
  • 寻找自杀的方式
  • 写下遗书包括电子邮件、日记或部落格

心情

  • 情绪极度失控(包括生气、难过、烦躁与冲动)
  • 对所有事情失去兴趣
  • 感到羞辱或焦虑

SOS 表示,家人和朋友是最有可能看出自杀倾向的人,所以呼吁民众多注意和支持身边可能正在经历困难的人,因为你没发现可疑迹象并不代表自杀将不存在。

自杀者往往都是活在极痛苦的状况,备受煎熬,对未来看不到出路,甚至是失去希望到绝望,致使他们对生存的压力大于死亡的恐惧才会走向这条不归路。 因此,我们除了将问题归因于自杀者以外,也应如同援人协会所呼吁,社会应适时拥抱与支持正经历低潮的人,减少偏见,多些聆听。

如自身或发现身边有陷入情绪困境,或自杀倾向的亲友民众,可直接拨打新加坡援人协会(SOS24小时热线:1800-221-4444

图源自网络
You May Also Like

Auditor General slams civil servants for being sloppy with public funds

Approving authorities failed to be more rigorous in their scrutiny, says AG Lim Soo Ping.

Listening to Lunatics

Benjamin Cheah / If Mr Chan Chun Sing’s remarks last week are…

Stalemate between authorities and residents over planned Chinese temple and columbarium

Dialogue session came to a stalemate between authorities and the future residents…

Does the newly introduced subsidiary legislation address concerns surrounding POFMA?

The Protection from Online Falsehoods and Manipulation Act 2019 (POFMA) is officia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