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监管政策
  • 欢迎读者投稿/爆料
  • 关于我们
网络公民
  • 时事
  • 头条
    • 专题
  • 观点
  • 国际
  • 财经
  • 社区
  • 政治
    • 国会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时事
  • 头条
    • 专题
  • 观点
  • 国际
  • 财经
  • 社区
  • 政治
    • 国会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网络公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上月才宣布调高额外津贴顶限 两成托儿中心计划明年上调全天托儿费用

北雁 by 北雁
9月 17, 2019
in 教育, 新闻, 时事, 社区
0

据幼儿培育署(ECDA)答复媒体指出,本地大约330家托儿中心,即全国托儿中心总数的五分之一,明年将上调本地公民的全天托儿费用。

不过,幼培署声称明年的中位数调幅将在有关费用的5巴仙以内,“与往年大致相同”。

所有托儿或学前中心如有调整收费,必须在9月1日前通知家长和幼培署,一边让家长能尽早知情,为孩子作出选择。

李智陞上月宣布调高额外津贴顶限

上月28日,社会及家庭发展部长李智陞指出,明年1月起,符合额外托儿津贴资格的家庭月入顶限将从7500元调高到1万2000元,多3万户家庭可享有额外津贴。

月入3000元的家庭,除了300元的基本津贴之外,在新计划下将会获得顶限从原本400元增加到467元的额外津贴。

目前我国月入3000元的家庭,每个孩子每月在由五所主要业者运营的幼教班学费为770元,在获得总津贴达到767元后,这类家庭每月只需要支付3元学费。

李智陞说:“目标是把所有政府资助的学前教育中心的收费顶限调低,托儿费将相等于目前小学学费加上校内托管服务的约300元。”

据了解,《亚洲新闻台》探访职总优儿学府幼乐园(My First Skool)和Star Learners,双方均表示将调升以统一化一些中心的费用。

这意味着,职总优儿学府幼乐园一些全天托尔收费少过720元的中心,将统一收费。该园在全国各地运营140家中心。

不过,该园仍补充,低收入家庭仍能接受该校光明前景基金(Bright Horizon Fund)的辅助。

在不久前的国庆群众大会演说,总理李显龙曾指出,托儿费目前仍占家庭开销的一大部分,尤其当他们有两个或更多孩子同时期在托儿所。

李显龙宣布,“针对学前教育,我们应该要予以更优秀的品质、政府的资助给所有的新加坡人民,为此,将增加学前教育津贴。”

在野党吁幼教也应国营化

对此,民主党主席淡马亚教授(Paul Tambyah)认为,应为幼教教育投入更多,但条件是幼教教育必须统一国营化,就如同中小学教育,应保持中立和非政治目的。

2017年,官委议员郭晓韵曾质询教育部代部长黄志明,有关未将幼教教育国营化的阻碍和考量,黄志明回应,目前幼教教育的运作是根据幼教市场所主导,提供家长不同的教育方案,以满足不同的孩子需求,为孩子选择适合的教育方式。

当郭晓韵提出,国营化更具有为孩子提供优秀和实惠的教育方案时,黄志明则辩称,国营化并不适合所有家长的偏好。

他还指出,近年来私人幼教教育已建立丰富的专业知识供孩子学习,同时获得教育部的承认,是幼教教育中重要的伙伴,能为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机会,所以他认为,目前首要工作反而是要双方合作,确保在幼教教育中能够更具实惠和品质。

Previous Post

柯文哲:从未说过要参选 “选完市长参选总统不是正常国家该有现象”

Next Post

探讨异议课程被批鼓励示威 亚菲言:最好的方式是让学生提出疑问

Next Post

探讨异议课程被批鼓励示威 亚菲言:最好的方式是让学生提出疑问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最新文章

政府何时才肯重视罗厘载客工的安全问题?

2021年世界新闻自由指数 我国排名160

【冠状病毒19】4月20日新增14起确诊 一例客工宿舍病例

蔡庆威鼓励民众 为公积金存款提名受益人

【冠状病毒19】4月19日新增20起确诊 一例社区感染病例

民调:六成受访者对未来领导班子信心度低

【冠状病毒19】4月16日新增34起确诊 两例本土感染病例

众筹达标!民众情义相挺鄞义林 九日内筹逾14.4万元

总理向梁实轩征讨 近13万元法律费用

【冠状病毒19】4月15日新增16起确诊 皆为入境病例

热门最新文章

No Content Available
  • 主页
  • 欢迎读者投稿/爆料
  • 评论监管政策
  • 首页
  • 关于我们

© 2006-2021 网络公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时事
  • 头条
    • 专题
  • 观点
  • 国际
  • 财经
  • 社区
  • 政治
    • 国会

© 2006-2021 网络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