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10日,新加坡前进党举办的系列讲座首弹《新加坡贫穷,社会安全网政策鸿沟》,圆满举行,获得民众踊跃出席,由经济学家杨南强,与群众探讨国内的贫富不均问题。

前进党秘书长陈清木则在今日发文表示,感谢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前首席经济师杨南强应邀主讲,也指出后者清楚点出迫切的问题,也就是许多国民即便只是要满足基本需求,也显得捉襟见肘。

“国人非常关注这问题,而杨南强先生则梳理这些问题的根源、范畴,以及一些迫切需要采用的政策解决方案。”

陈清木直言,尽管政府亦推出许多政策来协助贫穷群体,但他认同杨南强的观点,也即我们迫切需要做得更多。

在上述讲座,曾担任国大李光耀公共政策研究所兼职教授的杨南强,也透露早在2007年,他就已展开跨部门调查探讨新加坡贫穷问题,“令我震惊和恐惧的是,我发现本土的贫穷状况,远比我想象的更糟糕。”

他表示,调查结果曾提呈给包括两名副总理和政务部长等官员,尽管其建议获得欢迎,然而杨南强认为,政府在落实这些件以上仍进度缓慢,导致鸿沟时至今日仍存在。

杨南强解释,“绝对贫穷”(absolute poor)意味着该群体的经常收入,无法满足他们体面地生存,以及诸如衣食住行、医疗、教育等基本需求,都无法达成。

“这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是痛苦且可耻的。”

他补充,尽管近年来绝对贫穷的比例已逐步减少,但最新的估计显示约有25万人仍在绝对贫穷群体中,这大约等同10万-13万家户,或7.5至10巴仙的家庭。

不过,杨南强也提出他让绝对这些群体摆脱绝对贫穷的建议,其一就是调升就业入息补贴(WIS)。他解释,即便落实有关补贴,还是有六万至7万5000个绝对贫穷家庭。

尽管他赞扬上述补贴措施,不过他也提醒其中有60巴仙需要填补到公积金,所以实际受惠者拿到手上的可用现金,仅每月100-150新元。

实则他们每月需要至少700-800元来过活;至于社区关怀(Comcare)也仅能让40巴仙有需求者受惠。他认为,就业入息补贴应提升至500-600元。

而在讲座总结时,杨南强不忘指出,绝对贫穷的根本仍是可以移除的,但必须进行数项政府改革。与此同时,也会为数以万计的公民带来巨大改变,提升社会流动和更平等的机会。

他强调,有鉴于政府拥有资源,故此消灭贫穷的重大责任,仍是在政府身上。

“这就等同修路、建医院、学校一样,消灭贫穷也是公共福利,政府有责任在经济上和体制上担当起大任,所以还在等什么呢?”

You May Also Like

”不工作活不下去“ 就业年长者10年内增15巴仙

为了应付日渐增加的生活费,越来越多原本应该享受退休生活的新加坡乐龄人士,被迫重返劳动市场。 根据路透社在本月四日的报导, “65岁以上人口的就业率在过去的10年中,增加了15巴仙。有者甚至在受访时表示,他们必须工作才得以生存。” “全国有将近三分一的65岁以上人口在工作。” “自2016年开始,新加坡政府已经推出了数项计划,协助有聘请年长者的公司,如重新检讨相关津贴。” 路透社补充说,新加坡政府此举是为了帮助乐龄人士,能够长期保留在劳动团队和社会生产线上。 保持活跃和独立 一名在新加坡法国文化协会(Alliance Française)站岗的71岁保安人员,菲利普在受访时表示,在法国文化中心一星期六天的保安工作,取代了原本的退休生活。 当问及为何在如此高龄还要工作时,他表示工作原因只有两个字,A和I。“A代表活跃(active),生活要保持活跃;I则代表独立(independent)。” “只能做到死” 然而,路透社指出,生活在“生活成本高、全球最长寿国家之一”的国民,很多乐龄者在达到退休年龄时,除了重返职场,他们没有太多选择,否则他们根本难以维生。…

新加坡人口达570万人 去年新公民人数2万2550人

总理公署策略单位今日公布《2019年人口简报》,指新加坡人口截至今年6月,相比去年增长1.2巴仙,至570万人。 截至去年6月,我国人口达到563万人。 其中,公民增长0.8巴仙至350万人,非居民增加2巴仙达168万人,永久居民则维持在53万人。 非公民人口为168万人,比起去年增长2巴仙。简报称这主要是因服务业成长和建筑业复苏带动客工雇佣增长。其中工作准证(Work Permit)持有者占41巴仙,家庭女佣15巴仙,S准证持有者12把权限以及外籍学生4巴仙等。 与此同时,去年共有2万2550人成为我国新公民,其中,61.6巴仙来自东南亚国家人民,32.4巴仙来自亚洲国家以及6巴仙来自亚洲以外国家。 简报称,新加坡每年批准的新公民人数在1万5000至2万5000人之间,并指出移民“有助缓解老龄化和低生育率对人口的影响。” 至于去年加入的新永久居民达到3万2710人,比前年3万1849人更多,其中62.5巴仙来自东南亚国家、31.2巴仙来自亚洲国家以及6.3巴仙来自亚洲以外国家。 在今年8月,总理李显龙在一项公民宣誓仪式上,指出入籍我国的新公民,有着在不同地方成长和生活的经历,也能带来新技术和经验。他也认为,这是新加坡取得进步的方式。 他相信这些新公民的不同视角、价值观和文化,能丰富我国社会。

POFMA is yet another tool by the Singapore government to suppress criticism and dissent, said FORUM-ASIA and CIVICUS

In a joint statement, The Asian Forum for Human Rights and Development…

AGC Statement on Woffles Wu case leaves questions unanswered

By Choo Zheng Xi / Consultant Editor   The Attorney-General’s Chambers (AG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