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监管政策
  • 欢迎读者投稿/爆料
  • 关于我们
网络公民
  • 时事
  • 头条
    • 专题
  • 观点
  • 国际
  • 财经
  • 社区
  • 政治
    • 国会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时事
  • 头条
    • 专题
  • 观点
  • 国际
  • 财经
  • 社区
  • 政治
    • 国会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网络公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联合国吁对缅军实施金融制裁,并禁售武器给缅军

林殊 by 林殊
8月 6, 2019
in 东南亚, 人权, 新闻
0

缅甸议题独立国际真相调查小组(Independent International Fact-Finding Mission on Myanmar) 发现,缅甸军方透过各种国际企业的合作,控制缅甸经济,致使他们可以持续大肆侵犯人权。

联合国调查人员昨日(5日)呼吁国际社会对缅甸军方实施金融制裁,以及禁止出售武器给缅甸国防军(Tatmadaw )。

根据报告指出,至少来自七国的14家军工企业,仍向缅甸国防军提供军用装备。 其中两家最不具透明度的企业为Myanmar Economic Holdings Limited (简称,MEHL) 与Myanmar Economic Corporation (简称,MEC)。据了解,该两家公司均由资深军事官员,现任缅甸国防军总司令敏昂来(Min Aung Hlaing)与副总司令梭温( Soe Win)所经营。

《路透社》於今年5月即已揭露敏昂來下令釋放所有在緬甸因丁村(Inn Din)進行“種族清洗”且遭定罪的軍人。目前两位已被美国禁止入境。

报告续指,15家外国公司更与缅甸军方建立合资企业,另44家则是与军方企业达成某种形式的商业联系。报告释出后,所有于缅甸开展各项业务的业者与商家将建议禁止为缅军贡献利益,需严格执行尽职调查。

缅甸议题独立国际真相调查小组主席达鲁斯曼(Marzuki Darusman)认为,“提出此建议旨在削弱军队的经济基础、减低其改革进程的阻碍、破坏一手遮天的军事行动能力,从而减少人权侵犯事件的发生。 ”

联合国透露,该两名资深军事官员涉及“反人道罪与战争罪,包括2017年的“种族清洗”罪行。

缅甸安全部队在2017年8月25日,为了报复罗兴亚好战团体“若开邦洛兴雅救世军 ”(Arakan Rohingya Salvation Army)对缅甸边境岗哨安全人员的袭击,对若开邦的洛兴雅穆斯林小区展开暴力镇压,造成超过73 万名洛兴雅人逃到邻国孟加拉国国避难,形成人道危机。 联合国与美国指控缅甸犯下“种族清洗”罪行。

联合国调查小组成员库马拉斯瓦米(Radhika Coomaraswamy)与人权律师克里斯·席多悌认为,军事收入为缅军提供强大的经济支持,加强了缅军只手遮天的权利,致使他们漠视了国际人权和人道主义。 而调查结果供国际社会了解缅甸目前所面临的人权危机,并呼吁国际社会与个别国家针对人权危机而对缅甸采取多边问责,追究其责任,为缅甸的人权危机伸张正义。

联合国调查小组在去年的报告中,呼吁经济孤立缅甸军方。 而最新报告的目的则将协助世界各国切断与所有和缅甸军方有关企业的财务关系。

Previous Post

防火安全(修正)法案 国会三读通过

Next Post

香港昨发动罢工、罢课、罢市 警民冲突持续

Next Post

香港昨发动罢工、罢课、罢市 警民冲突持续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最新文章

【冠状病毒19】4月19日新增20起确诊 一例社区感染病例

民调:六成受访者对未来领导班子信心度低

【冠状病毒19】4月16日新增34起确诊 两例本土感染病例

众筹达标!民众情义相挺鄞义林 九日内筹逾14.4万元

总理向梁实轩征讨 近13万元法律费用

【冠状病毒19】4月15日新增16起确诊 皆为入境病例

吴明盛与Singapore Uncensored 接POFMA更正指示

雅虎进行“总理接班人”网络民调 “其他”人选仍领先

王瑞杰突请辞 阮健平疑第四代团队缺应急方案

【冠状病毒19】4月14日新增27起确诊 一社区病例

热门最新文章

No Content Available
  • 主页
  • 欢迎读者投稿/爆料
  • 评论监管政策
  • 首页
  • 关于我们

© 2006-2021 网络公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时事
  • 头条
    • 专题
  • 观点
  • 国际
  • 财经
  • 社区
  • 政治
    • 国会

© 2006-2021 网络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