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7日,“8视界”报导我国将发展5G网络,为了达到广覆盖、高速的数据传输,专家预计未来可能每30到50米就会有一个5G连接点。

5G和4G最大的不同就是5G使用毫米波,较难穿越障碍物,因此需要比4G多一倍基站,部署也会更密集以提供更平稳、无缝的连接。

“8视界”采访新加坡理工大学信息与通信技术学院助理教授裴一扬,后者指5G网络和4G网络对人体健康影响,基本可“忽略不计”。

“可以确定的是,毫米波并不像我们所知道频率更高的电磁波,比如紫外线、X光和伽马射线一样产生可以引发癌变的电离辐射。

有研究员则建议可以用较隐蔽的方式部署5G基站。

学者建议加强有关5G利弊民众教育

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信息系统科技与设计博士后研究员杨浩表示:“最大的影响可能是在人的心理上面。可能就是当你可能看到你家门前有一个基站的时候,你可能心理上面多多少少有这样的抵触的。日本有一个比较聪明一点的做法,就是他们把一些5G小的基站放在交通灯那边,然后在中国大陆的话,会放在一些树上面和标牌上面,就很难区分出来。”

学者也建议加强民众教育,分享5G的利与弊,避免大众听信错误谣言。

244科学家和医生联署吁欧盟暂缓落实5G

不过,仍有科学家和医学界人士,认为在仔细研究5G科技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威胁前,应暂缓落实5G。

截至本月2日,有244名科学家和医生,联署《5G诉求》,诉求指无线科技越发普及,而预计加上5G发射站,还有成千上百的电冰箱、监控镜头、洗衣机、公交和自动驾驶汽车,都会成为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的一部分。

这批科学家和医生认为,这意味着欧盟许多居民都会长期曝露在射频电磁场(RF-EMF)之下,而近年有240位来自40国家的科学家,在《电磁学家诉求》中,就已对电子和无线设备无处不在,人们曝露在电磁场之下的情形表达关注。

这批科学家认为,电磁场的影响可能包括癌症风险增加、基因损坏、生育能力、学习和记忆、神经系统等等受影响,也有证据显示对植物和动物也有害。

美国国家毒理学计划(NTP)也揭露,也显示即使曝露在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指南之下的电磁场,受试动物的脑和心脏癌症也有显著增加,支持另一项针对射频辐射和脑肿瘤风险的研究结果。也有大量评估科研报告认为,电磁场对人体健康有害。

世卫组织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在2011年得出结论,频率为30 KHz – 300 GHz的电磁场可能让人类致癌(2B组),而以上国家毒理学计划和近期一些新研究表明,射频电磁场对人类具有致癌性。

Subscribe
Notify of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You May Also Like

Elected Presidency may be Tony Tan’s toughest challenge yet

By Joshua Chiang/ I ran into an academic/blogger at Toa Payoh Stadium…

Yes to recommendations to improve progression prospects: MOE

By Howard Lee The Singapore government has accepted the 10 recommendations proposed by…

Career guidance offered to students graduating from industries which are badly hit by COVID-19: Manpower Minister

Students who are graduating from sectors that have been badly affected by…

Temasek – Murky figures and unanswered questions

Temasek’s explanation is adding insult to injury. Leong Sze H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