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监管政策
  • 欢迎读者投稿/爆料
  • 关于我们
网络公民
  • 时事
  • 头条
    • 专题
  • 观点
  • 国际
  • 财经
  • 社区
  • 政治
    • 国会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时事
  • 头条
    • 专题
  • 观点
  • 国际
  • 财经
  • 社区
  • 政治
    • 国会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网络公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骑电动车撞碎玻璃自动门 妇女起身走人网民炮轰

蓝桑 by 蓝桑
6月 3, 2019
in 新闻, 时事, 社交媒体, 视频, 言论自由
0

太让人傻眼了,阿姨夹着电动代步车撞破玻璃门,然后站起身给电动车熄火后,推车走人,网友都不禁问道“原来她能走的啊!”、“撞破玻璃门就能站起来?康复了?”,要求这位撞破玻璃门的阿姨赔偿。

新捷运于6月1日在脸书上载了一段取自闭路电视的视频,显示在大巴窑巴士转站发生了一宗“撞后逃”事件。视频中只见一名妇女骑着蓝色的电动代步车,撞上正在缓缓打开的玻璃自动门。其中一则的玻璃门被妇女的电动车撞碎了,而妇女才似乎刹车成功般恁了一下,站了起来。她将掉在地上的篮子捡起来后,就推车离开现场。

新捷运在有关视频上提心民众,在室内使用代步工具时要小心,并且表示庆幸此事件并没有造成任何人受伤。

该公司随后也已经报警,警方表示已经接获报案,展开调查。

质疑妇女没行动问题

此视频上载至今吸引了368个评论、482个人反应,以及1627个人转发。

网友多调侃地表示,原来类似意外所引起的惊吓,能够让人立刻站起来。

网民也质疑该名妇女是否真的需要用到电动代步工具,因为她其实能够一瞬间就站起来,类似并没有行动上的问题。

应没收电动车付维修费

网民表示,既然妇女都能行动自如,就应该为她所酿的祸负责。

网友Matthias Sim也提醒新捷运公司,务必让撞碎玻璃门的妇女负责维修费,而不是使用人民的税务来修补。他也要求充公妇女的电动代步车,“显而易见的,她尝试加速才导致玻璃门被撞碎。如果她能够毫发无伤的脱离此事,那么她将不会从事件中吸取教训。”

也有行动不方便的网友Melvin Teo表示,他不能苟同该名妇女的“撞后逃”行为。

“她应该呆在现场一直到新捷运的员工到来,至少要道歉。我相信新捷运员工不会故意为难他,而是会确保她是安全的。但是在这个事件中,这是‘撞后逃’。她的电动车应该被没收,并且为其粗心和不负责的行为负责任。”

质疑电动门安全性

除了针对妇女的行为,网民也问到,在众人较多的室内,如超级市场,是否也允许人们使用电动车?

Jayson Jieming Teo则表示,很多人使用电动车代步,几乎缺乏足够的管制。 “人们就算不需要,也会在室内使用类似工具,并希望人们都给他们优先权,还希望获得给予年长者或行动不便者的协助。”

网友Peter Chen也对有关的电动门这么快就破碎表示震惊。

“为什么玻璃门没有安全膜?还是可以通过验证?管理层不应该节省成本,以致不顾及安全,它可能会导致意外。”

Biplov Hassan则认为, “幸运的是没有任何事情发生,我们可以因为视频或照片而给评语,但是不能因为一个视频就断定妇女有错” 。

Previous Post

卫生科学局检测四种医药产品含禁药,吁民众别购买

Next Post

多日披麻戴孝讨债,讨债公司老板被捕

Next Post

多日披麻戴孝讨债,讨债公司老板被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最新文章

【冠状病毒19】4月16日新增34起确诊 两例本土感染病例

众筹达标!民众情义相挺鄞义林 九日内筹逾14.4万元

总理向梁实轩征讨 近13万元法律费用

【冠状病毒19】4月15日新增16起确诊 皆为入境病例

吴明盛与Singapore Uncensored 接POFMA更正指示

雅虎进行“总理接班人”网络民调 “其他”人选仍领先

王瑞杰突请辞 阮健平疑第四代团队缺应急方案

【冠状病毒19】4月14日新增27起确诊 一社区病例

自诩“出类拔萃”;仅为延续掌权 徐顺全:不看好行动党领导层更迭

六分钟内何晶分享 13则黄循财帖文

热门最新文章

No Content Available
  • 主页
  • 欢迎读者投稿/爆料
  • 评论监管政策
  • 首页
  • 关于我们

© 2006-2021 网络公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时事
  • 头条
    • 专题
  • 观点
  • 国际
  • 财经
  • 社区
  • 政治
    • 国会

© 2006-2021 网络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