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监管政策
  • 欢迎读者投稿/爆料
  • 关于我们
网络公民
  • 时事
  • 头条
    • 专题
  • 观点
  • 国际
  • 财经
  • 社区
  • 政治
    • 国会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时事
  • 头条
    • 专题
  • 观点
  • 国际
  • 财经
  • 社区
  • 政治
    • 国会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网络公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技术性地操作“反假消息法”

北雁 by 北雁
4月 5, 2019
in 舆论, 观点, 言论自由
0

回溯2015年,本社英语站刊载了一则读者来函。这篇文章提出发展“地下城”以应付千万人口增长的隐忧。

不过文章发表不久,本社就收到了总检察署来函,指文章内容含有不实信息,否认内容中提及我国有发展地下城计划,并要求本社撤下该文,否则将采取法律行动。

总检察署指文章作者所言不实,即政府并没有透过筹募储蓄债券,来资助应付千万人口需求的地下城计划。总检察署也遗憾本社发文前,没有事先咨询国家发展部求证。

当时,也是本社第二次受到总检察署援引防止骚扰法令(PFA)对付。第一次是2015年2月,国防部基于本社文章对该部构成骚扰,要求本社撤文。

地下空间容纳地铁、水电设施

总检察署给与本社两个选项,即:撤文,或在文章附注提示,注明以筹募新加坡债券来资助地下城计划的陈述不实,且政府也没有发展应付千万人口、可供作住宅发展的地下城计划。地下空间主要容纳地铁、仓储空间或水电设施,以节约地表空间。

此事一年半后,上诉庭裁决在防止骚扰法令第15条文下,政府不应被视为“个人”,故此援引该法不成立。

来到今年,市区重建局在3月27日公布滨海湾、裕廊创新区和榜鹅数码园区的三维地下空间规划图,最深的部分将在地面下15米。地下设施的规划。在2014年的发展总蓝图还没出现。

市建局3月27日首次公布地下规划

如此看来,本社在2015年刊载的有关地下城文章,并非空穴来风,只不过与地下居住空间没有关系。

政府掌握着事实,但即便如此,仍要指控本社在2015年发表的文章不实,技术性地将该文标签为“假新闻”,即使它离真相只有几步之遥。

前日,律政高级政务部长唐振辉出席管理大学的对话会,有与会者提及,繁琐和高昂诉讼费用,可能令民众对于到法庭去挑战政府发出的“更正事实指示”望而却步。

唐振辉说这种担忧很公道,但他强调政府落实防止网络假消息法,目标遏制误导性信息和谎言,不是打击言论自由。

他指出,在法庭,民众只需要呈现和证明给法官,他们所写所言皆属实。“这不是一个非常困难或很高的标准……如果我写出来,必然是有根有据。”

不过。政府会如何使用“反假消息法”,恐怕可以从他们在处理上述“地下城”文章中的态度,看出端倪。若新法落实,几乎真相都可以成为绝对的谎言,那些半真半假的,也可掰成绝对真理。

 

Previous Post

即日起生效 二赌场入场税涨50巴仙

Next Post

舆论:保障人民,还是维护自家人?

Next Post

舆论:保障人民,还是维护自家人?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最新文章

【冠状病毒19】4月21日新增15起确诊 一例社区感染病例

就处理已故李光耀遗嘱事宜 柯金梨将面对纪律审裁庭调查

孙中山孙女孙穗华离逝 享年96岁

政府何时才肯重视罗厘载客工的安全问题?

2021年世界新闻自由指数 我国排名160

【冠状病毒19】4月20日新增14起确诊 一例客工宿舍病例

蔡庆威鼓励民众 为公积金存款提名受益人

【冠状病毒19】4月19日新增20起确诊 一例社区感染病例

民调:六成受访者对未来领导班子信心度低

【冠状病毒19】4月16日新增34起确诊 两例本土感染病例

热门最新文章

No Content Available
  • 主页
  • 欢迎读者投稿/爆料
  • 评论监管政策
  • 首页
  • 关于我们

© 2006-2021 网络公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时事
  • 头条
    • 专题
  • 观点
  • 国际
  • 财经
  • 社区
  • 政治
    • 国会

© 2006-2021 网络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