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垃圾也要还钱?国家环境局有意通过在垃圾槽安装射频识别(RFID)技术,追踪各个家庭丢弃的垃圾量,未来可能组屋居民连丢垃圾也要按量收费了。

《海峡时报》引述国家环境局官员郑国淞谈话,指该局目前“正进行测试,追踪一个家庭打开垃圾槽门的次数,而每一次打开舱口,只能丢入固定数量的垃圾”。

上周在肯亚举行的“2019年可持续创新博览会”,也是国家环境局环境保护政策和国际关系部主任的郑国淞,在会上说道:“希望(这项测试)能成功,那么下次我们就离‘使用者付费’的原则更近一些”。

目前,无论垃圾量多少,每个组屋家庭支付8.25元的家庭垃圾处理费。

取经自韩国

国家环境局的建议,部分仿效自韩国的家庭垃圾处理手法。韩国家户可购买指定的垃圾袋,或是将垃圾带到装有RFID识别仪器的垃圾槽,称重并向相关家庭开出付费账单。

该局发言人表示,虽然国家环境局“正不断探索鼓励居民减少废物处理量的方法”,但是该机构目前还没有计划落实“垃圾按量付费制度”(pay-as-you-throw RFID waste disposal systems)。

网民强烈批评环境局建议的新垃圾处理费,他们认为欠缺实际操作问题,并指这属于多余的费用,因为组屋居民已经支付了服务和杂费(S&C charges)。

网民:已经付了杂费

大部分对《海峡时报》文章作出回应的网民,都不赞同“垃圾按量付费”制。他们认为,作为组屋居民,每月都要支付的服务和杂费,管理收垃圾的费用应已包括在内: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就有网民想到,居民可能会为了规避较高的垃圾处理费,走到社区的公共空间丢垃圾,结果形成垃圾满溢的现象,反而加重了清洁工的工作量。

一些网民提出,需要培养国民减少废物和回收再用的文化,包括尽量减少甚至废除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以及政府能够实施更好的垃圾回收系统。

网民Alicia Lian分享,在加拿大求学时,发现当地每个家户楼下都有再循环垃圾箱;Onel Chung则提到,丹麦政府鼓励家户将厨余做堆肥,藉此减少垃圾,堆肥还能用在种植耕作。

一网民强调,虽然新提议的“垃圾按量付费”制度在理论是好的,但是真正落实和维修保养都可能面对棘手问题:

网民也特别关注新提议的“垃圾按量付费”制度,可能对低收入家庭带来负担:

You May Also Like

The S$100 billion budget announced by PM Lee, is for adapting to climate change, not mitigating it

In his National Day Rally speech this year, Prime Minister Lee Hsien…

Raffles Health Insurance turns to panel clinics and claw back payment in attempt to recover money owed by Hyflux

In the wake of the Hyflux debacle, insurance company Raffles Health Insurance…

NUS and SFA investigate latest gastroenteritis incident in student residence, suspends food stall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NUS) and the Singapore Food Agency (S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