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事业局(PUB)于昨日(21日)发文告,表明若凯发集团无法在期限内解决大泉水电厂购水协议的所有违约问题,将终止购水协议,接管海水淡化厂。

公用局强调,将采取行动保障我国水供安全。考量到大泉水电厂目前财务状况,公用局献议以零元收购还是淡化厂,该厂无需支付任何赔偿。

本月5日,公用局就已向凯发的大泉水电厂发出违约通知,要求从当天起的30天内,必须解决违约问题。该局指出,大泉水电厂无法履行购水协议下的多项合约义务,尤其未能按照需求让水电厂继续可靠运作。

该厂甚至无法提供财务证据,证明水电厂有能力维持未来半年的运营。

该局称,大泉水电厂从2017年开始,就无法履行合约中的条款。当局已经给该厂足够时间去解决运营和财务问题,但现在的状况,违约情况很可能无法短期内改善,为此公用事业局需考量措施,确保我国的水供来源安全、充足。

大泉水电厂是在本周三询问公用局,若公用局有意收购,将接管整个水电厂,还是只接管海水淡化厂。

公用局表示,大泉水电厂此前曾表示,海水淡化厂即便未来几年还会继续亏钱,发电厂亦同。预见未来情况仍不会那么快好转。

公用局发出的违约通知截止日期是4月5日。

在2011年的水供协议下,从2013年至2038年,大泉水电厂每天必须提供7千万加仑的淡化水给公用局。

恐影响凯发“白武士”退出重组计划

公用局表示,收购大泉水电厂的价格将根据购水协议,由独立估价师评估。目前,该厂的估值为负值,即便完成收购,可能还要赔偿公用局。不过,公用局已表明,可以零元收购淡水厂并免除掉赔偿。

受到公用局违约通知影响,凯发的“白武士”印尼财团SM投资(SMI,或三林集团)的重组计划或有变动。凯发在本月18日指出,三林向该公司发出通知,指出若无法解决与公用局的违约通知,三林可履行合约权利,退出重组计划。

不过,凯发认为公用局的举动能减轻凯发集团面对的压力,对该公司市值能起正面影响,也增加凯发成功重组的几率。因此,公用局的行动不应成为三林撤资的理由。

假设三林集团终止重组计划,凯发必须在法院司法保护失效前找到新的投资者,否则可能面对清盘的命运。

截至去年9月底,凯发面对27亿元的负债,去年10月才获得”白武士“三林集团的解救,财团注资超过四亿元,以换取凯发的60巴仙股权。

You May Also Like

Retired fund manager treats 36 elderly cardboard collectors to a meal on his birthday; hopes leaders will take appropriate actions to help those in need

On 1 November (Friday), a Singaporean turned 60 but instead of having…

【国会】王瑞杰称仍持续研究何时调消费税 不能无限期搁置

王瑞杰表示,将会持续观望及研究何时调高消费税,但不能永久延迟消费税上涨。 副总理兼经济政策统筹部长及财政部长王瑞杰今日(15日)在总结部长声明辩论时,虽然他今年2月曾宣布明年的消费税仍维持在7巴仙,但他重申,政府仍然需要调高消费税,以维持医疗和学前教育方面的需求。 “政府将持续研究和观望调高消费税的时间,同时也会纳入各种因素包括我国经济复苏、收入前景以及可以延后部分开支,而不危害我国长期的需求。” 今年2月,王瑞杰宣布,鉴于新加坡受到疫情的冲击,经济大受打击,因此原定在2021年提高9巴仙的消费税,将维持在7巴仙。 他表示,受到旅游业的重挫和阻断措施的影响,我国今年消费税的收入预料将比年头估计的低14巴仙。 “我们预计,在国际旅行恢复前,消费税收入将会持续偏低,甚至几年。” 他也保证,政府将致力于帮助国人持续管理消费税税率,例如推出总值60亿元的定心与援助配套(Assurance Package for GST),帮助国人应付消费税上调。 他也回应有关非选区议员梁文辉无限期搁置消费税的问题,指出有逾六成的净消费税是来自于居住在我国的外国籍人士、旅客,以及我国前20巴仙高收入家庭。

国人从未排外! 只求妥善管理外籍人才的流入

作者:Augustine Low 政府统计单位民情联系组(REACH)近日发布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国人同意对外国人保持开放的态度。 这无疑与各部长的声明相呼应,即呼吁国人应对外国人保持开放态度,与国际和外国人保有联系。 正如贸工部长陈振声近日所说,“新加坡深知对国外与世界保持开放态度的重要性,这永远都不会变。” 可是,他们不就是在陈述显而易见的事实,忽略问题的症结点吗? 国人向来并没有大声疾呼地完全排除掉外籍人士,而是要求对外籍人士的流入进行管理,确保新加坡人不在自己的国家内受到歧视! 一直有人哭喊必须消除不公平聘雇问题、解决外国PMET、调整就业准证和SPass的问题。简言之,新加坡人更希望获得一个平起平坐的机会,不需要顾及左右,危及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的权益。 但从来都没有人在社交媒体上高喊,新加坡必须完全封闭外籍人士,以至于需要对大多数国人进行调查,征得国人同意,保证国家对外开放吗? 我们是否需要部长反复提醒我们新加坡需要对外开放,与国际保持联系吗? 对外开放是一码事,而国家充斥外籍人士是另一码事。这两者将还是有所差距的。 要么我们的执政者没有顾虑到这一点,要么是故意将其夸大,将外国人管理等同关闭国家外国人才入口,将情绪堆积到最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