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资讯通信媒体发展局(IMDA)向警方投报本社英语版涉嫌刊载了含诽谤内容文章。不过,资媒局今早再对本社投下重磅弹,指出本社只能接受来自本地、且经验证的捐献来源,以维持运营。

这意味着,任何未附带个人信息的任何捐款,将被资媒局视为“未经认证的本地资源”,收到的捐款必须退回。

在资媒局所指的第2(d)条款中,如有理由相信捐款来自国外,《网络公民》需呈报有关捐款来源。但是有关条文并未指明,资媒局必须取得捐献者的全名和公民身份,即便所谓的“经验证本地资源”这一词,也未出现在捐献申请表格中。似乎资媒局随意订立条件。

设下比政党募捐还苛刻的条件

资媒局对本社设下的条件限制,甚至比政党还苛刻。如果大家可以参考以下政治捐献表格,大家会发现,有关人士只有捐款超过一万新元,才需要核实身份。

本社在之前曾被列为政治组织,我们其实只需要确保所接受的捐献,并非来自国外,只要捐款在五千以下,就无需申报。

但是在资媒局设定的要求下,似乎所有本社所接收到的民众捐献,捐献者都要提供身份证号,来证实这是本地资源。

在2015年的大选之前进行的两次募捐,我们成功募捐得六万新元,但当时资媒局也不曾立下所谓捐献者需实名的条件。

事实上,根据资媒局的消息,本地众多社会经济网站,只有The Independent Singapore、Middle Ground(已停业)和《网络公民》,受资媒局在广播(许可证类)通知下管制。

另一种阻挠方式

坦率地说,《网络公民》肯定不是受政府欢迎的机构,支持者不会愿意他们的名字呈报给政府。即便资媒局声称此举是为了避免外国势力干预,但照我说,就是对媒体的恐吓和骚扰。

2017年10月,律政部长尚穆根在国会中曾说过:

在2008年,“记者无疆界”的新闻自由指数,在173国中我国仅排名144,还在几内亚、苏丹、巴基斯坦和其他国家的后面。

所以我在2009年提到,有报导称在几内亚有人被“野蛮军政府”枪杀;妇女在街上被强奸,但对于“记者无疆界”组织来说,他们的新闻自由排名仍高于我国。

但“记者无疆界”对我国的新闻自由评比仍然不佳。2017年,我国在180国中仅排名151位,再次低于几内亚;但排名在我国之前的国家:在甘比亚,记者遭拘留、关闭互联网、关掉媒体甚至在去年禁止国际通话服务;在南苏丹,出现世上最严重的避难所危机之一,人民受内战所苦;就连阿富汗、巴基斯坦都排在我国之前。我很想请“记者无疆界”到那里看看。

所以,我们必须对这些所谓国际排名保持警惕,也要清楚他们背后的政治动机。有时,如果他们显然是虚假的,就忽略他们,别把他们的评价常挂在嘴边。

不过,就近期发生的事来看,显然部长对新加坡新闻自由排名的看法是谬误的。即便没有发生暴力行为,但正是对媒体的种种掣肘,才拉低了我国的新闻自由排名。在新加坡,即使记者愿意冒着生命危险报导,但可以用法规来掣肘,使得媒体单位无法正常运作,可见部长的言论毫无意义。

针对资媒局的行动,本社已致函并静候该局的回覆。

对于在过去数周已转账捐献给本社的善心人士,如果您未表明身份,您可发邮件到[email protected]来核实身份,对造成的这些不便,本社深表歉意。

You May Also Like

13,000 migrant workers yet to undergo COVID-19 Rostered Routine Testing, netizens think MOM should be responsible for the delay

As three more migrant workers’ dormitories were being identified as new COVID-19…

"Foreign interference" narrative "a time tested tactic" preceding clampdowns by PAP govt: Function 8

The “foreign interference” narrative is “a time tested tactic” allegedly utilised by…

Justice Without Borders – helping migrant workers amongst us

By Ghui Migrant workers have made an indelible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海时》:民调指过半年长员工想继续全职工作 果真如此?

今日,本地英语媒体《海峡时报》刊载了颇具误导性的标题,指“过半年长员工想继续全职工作”。 不过,内文指出,这是参与乐活乐学中心(Centre for Seniors)的400多位年长员工,有约四分之一反映想继续留在目前工作;此外有300年长者,有过半表示想继续在全职岗位工作。 当然我们知道,根据300人作出的民意调查,并无法完全代表全国乐龄人口的意见。 该中心响应总理李显龙此前在国庆群众大会宣布、调高退休和重新雇佣年龄的倡议,认为需要有更多措施来协助年长雇员规划他们的职涯。 据报导,教育部兼人力部高级政务次长刘燕玲,在前日参观该中心。她在受访时呼吁雇主和雇员沟通,或安排雇员参加课程、了解他们对未来的期待和展望,协助他们更好规划职业转型和退休生活。 报导指乐活乐学中心自2016年,就推出LifeWork培训项目,专协助50岁以上者过渡退休生活;中心也协助年长者找工作。 不过,一直以来主流媒体和执政政府在乐龄课题上一直都搞错重点。例如《海时》企图断章取义,根据300人的民调就藉此断言,过半年长员工想继续做全职工作,而总理等内阁成员,一再迷信必须调高退休年龄,让有意继续工作的年长者,确保他们有足够的收入过活。 什么原因促使年长者必须继续工作? 然而,为何总理等部长、主流媒体,从不探讨,是什么促使年长者继续工作?是因为他们想打发时间? 即使过去已有许多研究呈现民调数据、公民组织和民间积极发表意见,但遗憾的是执政者只选择相信他们想听的话,并没有正视生活成本、公积金积蓄不足、需要有收入等,才是促使年长者必须持续工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