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贫富之间加剧扩大的鸿沟,致使越来越多国人不禁思考,这片土地是否仍是最初为之流汗、为后代子孙奋斗的”应许之地“,还是越发变成了少数”利益相关者“高处不胜寒的巨塔?

上周四,瑞士信贷研究院(Credit Suisse Research Institute)发布2018年全球财富报告,指新加坡人的整体财富增加7.4%至1.3万亿美元(约1.8万亿新元)。每名成年人的财富增加5.3%至28万3000美元以上,全球排名第九、亚洲领先。

在2000年,成年人均财富为11万4720美元。报告指财富增值主要因素包括较高的储蓄、资产增值和2005年至2012年间的币值汇率增值。

此外,新加坡的百万富翁增加了11.2巴仙,即18万3737人。也预测未来五年该人数将以每年增加5.5巴仙,达到23万9640人。

直至今年中,我国有大约1千名财富超过5千万美元的超高净值人士,人数增加了1.1巴仙。不过,未知有关统计是否也把我国高薪内阁成员涵括在“超高净值—疯狂巨富”群体中。

正当有些人浸淫在所谓“新加坡人变得富足”的自我感觉良好,《南华早报》在采访本地学者的报导中,却提出令人不安的事实–我国社会面临不断增长的社会分化。

会遗传的贫富差距

新加坡国立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陈恩赐,在接受《南华早报》采访时表示,现在在我国,阶级和身份背景对于社会流动的影响更大。根据衡量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从零到一,一为最不平等),我国自1980年以来的基尼系数就一直在0.40分以上波动,在去年则达到0.417分。

英国2015年度基尼系数为0.52、美国0.506,香港在2016年得分0.539,显示在先进国中的收入不均问题迫在眉睫。

陈恩赐指出,以新加坡为例,上一代累积的家族财富和关系等优势,可以传承给下一代,后代能在较好的条件下追求成就。相比下,其他没有同等资本和安全网的群体,却需要比前者付出更多努力。

也是李光耀公共研究院主任的陈恩赐,在去年发表的一篇论文指出,精英学校和普通学校出身的学生之间,以及住在私宅和公共组屋的居民群体,两者少有互动。

他认为,这不仅是要社会群体间友善互相敬重那么简单,而是迫切需要透过政策有效地推动社会结构改革。

南洋理工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张优远教授的著作《原来贫富不均长这样》,书中阐述低收入群体的经历,探讨使他们无法脱离贫穷的社会系统。

李光耀政策研究院前助理教授、百年亚洲顾问(Centennial Asia Advisor)合伙人Donald Low表示,过去50年来新加坡奉行的精英和普及教育体系,在初期鼓励较大规模的社会阶级流动,但随后这些群体却会在各自阶级中稳定下来,长达数十年不再流动。他补充,“所有这些阶级意识和隐含的偏见,正是我们体制和政策的功能之一。”

“两种新加坡”

新加坡管理大学法律系助理教授陈庆文认为,也许在我们社会当中存在着“两种新加坡”,也强调大家有必要意识到,这种阶级分化对所有人都是有害的,尤其是那些得益于现有体制的群体。

“阶级鸿沟可威胁新加坡,加剧国人之间的对立,这种分裂让社会充斥着民粹主义和被次级国家身份所消耗。”

许多学者专家在过去十年都已积极献议各种方案,例如在薪资制度、财富税、社会开支、房屋和教育等领域进行改革,解决国内国人收入不均的问题。

但是,比起北欧国家,我国政府对社会开支的投入还是很低,高收入群体仍享有较低所得税赋,致使乐施会和非营利研究机构国际财政发展组织抨击,新加坡政府落实”有害的税制“、过低的社会开支、对女性在法律和薪资上的此事,以及未制定最低薪金制。

政府不愿对社会开支投入更多

政府当然不认同乐施会的贫富差距指数排名,社会与家庭发展部长李智陞也举例我国在医疗、教育和房屋政策,在较低开之下却能做得比许多国家卓越。

不过,李智陞并没有提到,有别于其他经合组织(OECD)国家,相比下我国政府对医疗开支的投入很少(占国民生产总值4.6巴仙),结果是国人自行为大部分的医疗开支买单(例如健保储蓄和终身健保等),来打造”领先各国“的医疗水平。

国内贫富之间加剧扩大的鸿沟,致使越来越多国人不禁思考,这片土地是否仍视最初为之流汗、为后代子孙奋斗的”应许之地“,还是越发变成了少数”利益相关者“高处不胜寒的巨塔?

You May Also Like

“社媒不应只炫耀富裕和成功” 知名主持人坦然叙述家人疫情下挑战

“我爸不再工作,我哥正艰难地寻找工作,我妹转换职业,而我正在(就业)的十字路口。” 本地知名活动主持人Matthew Zachary Liu(以下译名刘马修),本月4日在脸书上发文,分享自家家庭因疫情所受到的影响,尽管他的家庭是小康之家,不算富裕也不缺任何物质,但如今家人都在挣扎生存,工作也变得相当不稳定,使家庭面临了一些挑战。 刘马修认为,与其在社交媒体上向其他人炫耀自己更富裕更舒适的成功,他反而想要刻画出更真实,更贴近现今生活的帖文,让如今经历痛苦的人能够从中受到启发,给予人们力量,一同度过疫情。 刘马修最后也指出,“我们都在往不同的方向走去,经历不同的困难。有时候会感到相当失望,不过无论什么东西或病毒砸向我们,我们必须定时在内心深处不停挖掘勇气,让我们勇敢度过,即使已经达到极限,或者太脆弱无法跨过,总会有人给我们力量,帮助我们度过。” “从小到大,我从未真正担心过任何经济问题,但长大后,我才意识到爸爸这些年默默地为家庭所付出的辛苦。” 刘马修的工作为一名活动主持人,受到疫情的影响,他的收入也减少了30巴仙,与此同时,父亲也进入退休年龄,在疫情之际退休。 谈及父亲,刘马修表示父亲作为公务员工作了40余年,一直都仰赖这份工作养家糊口,公务员被视为“铁饭碗”,他也庆幸他们家并不需要担忧财务,但近期父亲因被迫退休,才让他真正意识到父亲一直以来,默默为家庭付出。 “父亲在早年因为一些情况被迫提早进入社会,以至于他无法享受最好的教育机会。但在职场需要比其他有文凭的人更加努力证明自己,也让他花了比一般人更长的时间才获得晋升机会。” 他指出,父亲其中一个愿望是希望三个孩子都能够接受大学教育,获得更好的未来,而且他在辛苦工作的同时,仍需为家人操心,提供所需,最终孩子们也如他所愿,在他供给下完成大学教育。 父亲在疫情下退休…

议员吁设理事会监督《防假消息法》 尚穆根:恐致官僚机构“不必要臃肿”

此前,三名官委议员:特斯拉副教授、王丽婷和郭秀钦,对于政府欲推行的《防止网络假信息和网络操纵法案》表达关注,其中也建议应设立独立的理事会,以便监督网络虚假事件,以及监督执法情况。 不过,律政部长暨内政部长尚穆根在昨日的国会辩论中,则反驳三名官委议员的建议,认为再设立一个理事会,恐怕会导致官僚结构“不必要的臃肿”(unnecessary bureaucratic bloat)。 他认为, 国会既是代议士机构,就表示是以民主方式运作,议员可提问并问责监督部长工作。“你不能不断设立机构,那么谁又该去监督这些机构(委员会)的运作?” 他表示理解三位议员善意,可以促进国人对有关课题的持续对话,增进对法案的了解,“但是,设立另一个理事会是最佳方案吗?会否导致官僚机构不必要的臃肿?” 他认为国人必须理解现有体系和机制,有能力执行和应付网络假消息问题,“议员在任何时候有疑问,都可通过国会提问,这些问题都会一一或解答。” 在4月30日,三位官委议员发表声明,列出修正建议包括: 设立规定行使权关键原则(法案原则,Principles of the…

陪雇主一家走侏罗纪步道 女佣竟遭高尔夫球飞击!

女佣原本开开心心陪雇主一家,到樟宜侏罗纪步道( Changi Jurassic Mile)走走,岂料飞来横祸,被一粒高尔夫球击中头部! 网民Derek Yap在脸书分享此事,警惕民众注意。事缘Derek Yap一家,昨日(22日)傍晚6时许到侏罗纪步道参观。突然传来巨响,随即就看到女佣抱着头部蹲在地上,表情痛苦并流泪。 事主也很快察觉到,女佣可能是被飞来的高尔夫球击中,因为丹那美拉乡村俱乐部(Tanah Merah Country Club)就在邻近。所幸附近的策安保安见状立即通报主管,随后机场救护车就赶到。 经过医护人员检查,女佣被击中头部至瘀伤,Derek…

Residents to receive greener flats this year as part of HDB’s sustainability efforts

Starting from this year, homeowners who are moving into their new Hous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