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网络贴文声称总理公署部长英兰妮,在街坊中峇鲁巴刹时,被一名老者斥责,最后灰头土脸离开。此事真伪引起网民热议,甚至英兰妮本身也出面驳斥,有关贴文扭曲事实。

该帖文称,英兰妮拜访该巴刹群众,靠近一堆老夫妇时,主动伸出手作自我介绍,说她是部长暨国会议员。但是老者没有站起来,告诉她:“你是谁我不在乎,我吃饭的时候不想被打扰。”

英兰妮再问老先生,是本地人还是马来西亚人,这时老者回答:“我是土生土长新加坡人,而且我对于今天开始第二次调涨水费至15巴仙和电费6.9巴仙,非常有意见。”

帖文称,在附近观众的围观下,英兰妮没有和老人继续对话,灰溜溜地走了。

英拉妮:未和老者深谈

不过,丹绒巴戈集选区国会议员的英兰妮,则在其个人脸书驳斥,该传言扭曲了他与老者之间的对话,因为老者说不愿被打扰后,她就转而拜访其他民众,根本没有时间再继续进行对话。

英兰妮在其脸书如是阐述:

我到中峇鲁巴刹进行长约探访,借此聆听基层民声,也方便有需要的民众可在现场直接与我沟通。

聚集在此的多是附近邻里,也有来自其他地方的访客。我一般都会询问他们来自哪里,略微了解下他们的身份背景。

当然,在探访过程选民给我的反应不一,有些感到惊讶,有者很热情欢迎,或要求一起合照。有些选民愿意与我分享早餐,非常亲和。

也有少部分民众不愿倍打扰。当时我接触一对老夫妇,也自我介绍我是议员,老太太很友善,只是他的丈夫不想被打扰,我也尊重他们并离开。

奇怪的是,不久后网络流传一则文章,为我和老先生的对话加油添醋。事实上当老先生说不愿被打扰,就没机会在有进一步对话了。

不过,我清楚不应被这种网络传言所影响。走向基层都是身为议员的基本功。

 

网民:民众有私隐  勿特别奉承议员

虽然只是英兰妮部长在街访时的一段小插曲,但是网民看法不一,英兰妮支持者也和其他网民争议,谁的说法才是真的?基于该贴文只是片面文字,并没有影像,致使大家无从考究。

只要有反对行动党议员的声音,党粉们即一面倒认为这肯定是反对党支持者做的。网民Kiezin对此不以为然,认为也无法证明这是反对党故意捏造的贴文。

有者评述,如果有人主动表示礼貌问候你,至少也应握手回礼,随即遭到反驳,认为人都有个人私隐,老者在吃饭既然不喜欢被打扰而拒绝英拉妮,并无不妥,并不会因为英拉妮是民选议员,就代表她比普通民众高人一等,所有人都要招待、迎接她。

对此网民Ah Quek感同身受,他记得2011年大选,就有行动党助选员来敲门,告诉他母亲,行动党的候选人要到了,请他们一家“准备好”迎接候选人和他握手。

“我们住在阿裕尼集选区。相信是候选人的傲慢,自以为会民众会用王族式的礼遇来夹道欢迎,是行动党在该区败选的因素。”

议员不是巨星  不该期待选民奉承

也有同样经历的Sasakura说:“他们甚至来敲门两次,提醒议员快到了,我告诉他们,最后跳过他的单位,不然我就当面关门。要来拜访就来,无须三番几次来打扰。”

网民不解为何英兰妮特别在意民众是不是本地人,是不是认为新加坡人就应该尊重他?再者,在本国询问对方是不是本地人,形同在伤口撒盐,当然引起对方想起生活上的处境。

Curio就说,如果是大马人就跳过,新加坡人就笑脸迎人?Chen Zyao就补充,记得一次在咖啡店,他拒绝与前议员杨荣文握手,后者还问他是不是该选区选民?他认为, 即便它来自阿裕尼选区,也不必然要欢迎他。

Roger Sim感叹,这些行动党议员已经忘了,服务人民的初衷。他们不要忘了他们必须先是民选议员,才能成为部长。不该自诩拥有“超级公民”身份,享有特别待遇。议员的职责是议员是服务百姓,就用服务的精神来赢取选民的尊重。

You May Also Like

Prices of HDB flats – press censorship?

See Leong Kit’s letter questioning HDB’s pricing formula rejected by Today.

PV’s Lim Tean: People want a gov’t that cares for them, instead of profiting from its citizens

On today’s (7 July) Facebook Live broadcast hosted by Peoples Voice’s (PV)…

“要经济发展,需引进移民和外劳”

在上一篇报导,我们分享李显龙总理在2015年1月的一次访谈上,对比新加坡、香港和台湾,认为虽然过去三地都曾是“亚洲四小龙”,最近十几年已分道扬镳。 他提及过去十几年来台湾经济确实面对一些问题,“经济发展较慢,年轻人毕业虽不是问题,但是他们当中做不满意的工作也很多,例如驾驶德士,或者做些小生意,甚至到我国拿工作著准证。” 他也认为台湾经济失去明确方向,“要向中国走(企业走进中国),又害怕靠拢中国;要离开中国,又走不出去;要让外劳进来又怕影响社会,但没有外劳经济又停滞不前。” 对于本地就业,总理认我国的经济发展“是有代价的”,要经济发展就要引进外劳、引进移民,所以就出现另外一些挑战。 尽管近几年来民间对于移民人口都表示忧虑,甚而外来人才也对本地毕业生就业机会构成竞争,不过在另一段访谈视频,李显龙仍指出,引进移民、引进外劳是需要的。 记者在访谈中选民担忧外来人口对本地社会的冲击,这种忧虑也体现在2011年的选举。而新加坡年轻一代独立后在这里成长,有更强烈的认同感,也希望保留本土社会的本质。 不过,当记者提及总理曾透露2030年要达到690万人口,总理马上纠正,并没有这个目标而这其实是制定基础设施的指标,即国内建造铁路、房屋等,以能够应付690万人口为依据。 对于记者有关民间对人口白皮书的争论、生育率未达满意程度和政府会否调整人口等问题,总理在视频中表示,新加坡固然需要保持新加坡社会的风气和特质。但引进移民、引进外劳是需要的,“我们也希望能从这些移民和外劳中吸取正确的价值观、经验等,但我们不希望新加坡社会完全变成其他国家社会风气。” 他说,如果新加坡失去新加坡社会的本质,新加坡生存会有问题。 李总理指我国移民、新公民的人数是每年两万左右;永久居民人数约每年三万;而外劳人数也有监管。 总理对我国生育率不满意 但他重申,人口不能没有增长、或者没有移民,因为他对我国生育率“完全不满意”。“平均一个妇女生1.2、1.3个孩子,是绝对不足够的。”…